科技号 文/卞海川
日前,2024北京车展如期召开,各大电动汽车品牌纷纷展示了他们的最新车型和技术。车展的璀璨灯光下,无不显露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繁荣和活力。光鲜亮丽的背后,我们也能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上大量电动汽车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趋于同质化。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未来创新路径的深刻思考。
百花齐放难掩车企同质化竞争
不可否认,本次车展,以中国车企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可谓是百花齐放,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待我们冷静观察发现,同质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所谓知其然需知所以然,提及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同质化现象并非偶然。
当前,多数中国EV制造商都在追求快速的市场扩张和资本回报,往往选择在已被验证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路径上进行投资。这导致了产品设计和功能特性的高度相似性。
此外,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新能源汽车没有了燃油车复杂的动力及传动系统,理应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事实是各个车企推出的产品快速形成同质化。在本该自我展示的大舞台上盛行“跟风”,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比如,现在纯电车型为了追求长续航,搭载100度左右容量的大电池成了常规操作,这种现象就好似当年的手机产业,企业推出的产品迭代往往是在参数上堆叠,而非功能的创新。
以现在的智能座舱为例,无非是大沙发+大冰箱+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副驾屏+后排液晶屏+HUD+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硬软件的组合,智能驾驶出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研发难度的限制,目前陷入了发展瓶颈,没有太大的突破。
基于此,各家除了设计方面,在产品力上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各家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取得销量规模上的突破,就只能在价格和所谓服务上做文章。
而有业内专家认为,当下中国新能源车产品的同质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品牌的核心价值优势很重要。
全世界汽车市场,大家认为包括外观在内的设计维度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因素,即使车内功能越来越多,但大家对设计的考量依然很重。中国车企创新更多的是智能化产品的创新,是在固有的领域去优化,可以做到极致,开创性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需要有一些颠覆性产品出来,否则到最后就会面临同质化,这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态势。
看准差异核心点,创新才是王道
在车展的后续报道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要使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走出同质化的阴影,必须要加强创新。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科技号,新能源汽车共性明显,想要在现阶段突出品牌特色还需在网联化、智能化及三电技术领域寻找突破口。
以推动电池技术革新为例,众所周知,未来的电动汽车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技术的突破。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或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研发,不仅可以提高续航能力,还可以缩短充电时间,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
又如在智能化和车联网技术的融合方面,深度整合AI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驾驶系统和车联网应用。这些技术不仅能提升驾驶体验,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车辆维护和服务。
所幸的是,在本次车展中,我们已经看到上述方面创新的实践。
比如搭载固态电池的智己L6亮相。固态电池的发布也让智己展台人头攒动,足以说明外界对固态电池的关注程度之高。
智己L6率先搭载了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智己称其为“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这是一块容量高达133kWh的超大容量电池,电量达磷酸铁锂的160%以上,能够让智己L6实现超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同时,得益于智己L6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体系,使其可以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充电12分钟续航就能增加400km。
固态电池的发布除了续航能力的提升,更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由于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不存在液态电解质容易燃烧和爆炸的风险。安全性的提升,还能带来电池包能量密度的增加,可以减少为安全考虑而预留的空间和重量。
此前,广汽埃安已经表示将会在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这种能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又能增加电池安全性的产品,相信会是未来车企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当前,全球各国智驾相关政策纷纷提速。举例来说,美国自动驾驶行业协会最近代表整个行业发声并发布了自动驾驶政策框架,旨在从政策到监管层面消除阻碍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障碍,力求在美国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部署。
日本方面,2022 年,日本宣布修订道路交通法,并计划于 2023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该法案包含了针对 A 级(Level 4)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许可制度,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全自动驾驶。
与此同时,2023 年 11 月,中国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对 L3 及 L4 车辆的准入规范明确了具体规则,为技术的发展落地铺平了道路。
IDC认为,AI 技术作为智能驾驶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其快速迭代将显著提升智能驾驶效果、推动功能快速渗透: AI 技术迎来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让市场见证其在推动智驾效果上的巨大潜力。
而在智能化方面,尤以本次车展中的小鹏汽车宣布AI天玑系统的全球首发最为抢眼。
据悉,AI天玑系统是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基于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小鹏汽车的生活助理——AI小P,将具备更高级别的理解能力,并能通过个性化组合100多项座舱功能,为用户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精准预测、顺畅沟通及准确执行用户需求。
另据小鹏汽车方面透露,5月20日AI天玑系统将全量推送覆盖小鹏 X9、G6、G9、P7i四款车型所有的Pro和Max版本。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开发高级总监马君对科技号表示,在智驾领域,国内各个车企的智驾功能趋于同质化,车企需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寻求差异化功能,从而在智驾领域寻求新的突破,AI代驾就是小鹏汽车在智驾领域的首创功能。
此前,何小鹏公布了首创“AI代驾”模式,AI代驾基于XNGP基础,代驾模式的底层依赖于无图通勤和无图模式,针对一部分路线进行深入学习。
“比如从家里到公司开一个来回之后,AI会学习,可以针对你的策略对更多线下策略进行自动训练计算存储,从而优化这条路径上的驾驶体验”马君说道。
写在最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通过上述车展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那些敢于在技术和服务上进行深度创新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持久发展。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10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