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规则叫作“潜规则”,不宣之于口,却整齐划一。正如年底的汽车市场,多家品牌大力促销,悄然而至的“降价潮”,几乎已经成了车企们年末冲量的统一策略,甚至被看作汽车市场今年的第三轮“价格战”。在这场“战役”里,依旧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如坐针毡。
有人喜:冲刺年度销售flag,传统、新势力“整齐划一”
这场降价潮“来势汹汹”的,当属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领跑者,比亚迪早在11月初就有了年末促销的苗头,伴随着12月的到来,大降价的势头更是愈演愈烈。主力车型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 DM-i冠军版,价格直接降到了8.98万元,结合官方海报促销信息来看,不同车型的促销力度在5000元至2万元不等。其中,护卫舰07等海洋网车型的优惠力度最大,交2000抵20000元,相当于给出了1.8万元的优惠,放在整个市场上都相当给力。
有人起了头,自然也给其他主流车企带来了压力。很快,上汽大众、沃尔沃、长安、吉利、理想、零跑、欧拉等多个品牌都陆续有了动作。上汽大众ID系列均有优惠,其中ID.6X优惠高达7.5万。而一汽奥迪A4L(参数|询价)的优惠力度更是接近10万。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沃尔沃XC90(参数|询价)甚至可以给到接近20万的优惠幅度。
不止是传统品牌,新势力这边也没有闲着,比如理想。虽然仅有三款产品在售,但定位精准,产品也颇受认可,这让其11月就已经提前完成了3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年底再做一波最高3.6万元的购车补贴冲刺,年终晒销量的时候,成绩单必然会很漂亮。
价格“卷”成这样,是市场竞争和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毕竟,谁都希望在年终的时候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就拿比亚迪来说,其2023年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前11个月累计销售268.34万辆,进度条89.45%。也就是说,只要在12月份再销售31.66万辆,今年目标达成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配合这波操作完全有希望打赢2023年的收官战。再举个中国品牌的栗子,前11月累计销量达153.6万辆、flag完成率93%的吉利,借着12月份的降价潮,不出意外的话,超额达成目标问题也不大。所以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降价潮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车机会,刺激销售增长、减少库存压力。
有人忧:硬着头皮也要上,“飞蛾扑火”带不动“平时分”
虽然说用年底大降价保住目标,稳定站位,是大多车企的共同期待,不过,期待终究不是既定结果。对于另一部分和目标相差甚远的车企来说,降价大有一种飞蛾扑火,英勇就义的感觉。
比如上汽集团,其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600万辆,今年前11月销量为438.4万辆,合资产品的表现一般,导致整体的销量目标完成率仅为73%。再如东风集团,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350万辆,前11月累计销量还不到200万辆,完成率低于六成。这几天老板亲自下场测评的蔚来、陷入舆论风波的小鹏等,完成率也只有六成左右。目前来看,销量目标完成率低于85%的车企,降价力度再大,也很难改变结局。
而不管结局是否可以改变,跟随“降价潮”都是车企年终必做的选择。至于原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得很明白。对于年底降价,他曾说:“部分车企也是为了维持它的一个销量水平,因此在年末价格促销力度相对较大,用利润冲销量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运行。”说白了,对于车企来说,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市场份额,加速资金周转,涉及的是生存问题。因此,为销量折腰,哪怕是硬着头皮也要上。
当然,临阵磨枪肯定是不可取的,降价也不是长久之计,还会对汽车市场价格结构产生影响。客观上,年终确实是消费旺季,很多地方政府也给出了利好政策,用来促进车市完成其阶段性目标。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车企自己要“争气”,该拿到的“平时分”要拿到。当下,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还是更愿意选择技术成熟、口碑好的品牌,也就是说,降价只不过是个催化剂,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口碑形象等“平时分”,才是决定年终业绩走向的关键。而盲目的“赶潮流”,只会在销售过程中不断压缩利润空间会,这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那些背负过的经营压力,需要以降价换生存空间的车企,更应该在产品力、用户口碑等方面下下功夫。
车企的悲喜并不相通,年底降价冲刺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对于平时基础就打得牢靠的品牌来说,降价无疑是一场年底狂欢,而对于平时技术、销量、影响力等方面就羸弱的品牌来说,即便硬着头皮亏本促销,恐怕也是收效甚微。年底降价冲刺,几人欢喜几人愁,想必,各家车企心里都有数。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2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