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优缺点依然十分鲜明
昔日网红车Model 3(参数|询价),如今进化成什么样了?它的冬季续航到底是什么水平?是有人吹的1:1最准?还是有人黑的不堪一击?
2023年底,我们开它从上海到杭州打了一来回。
▲焕新版Model 3冬季实测
时长约12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我们这次实测的是一辆2023年9月生产的焕新版Model 3,入门的后轮驱动款,百公里加速6.1秒,售价26.14万。车主只开了300多公里,就借我们来实测。
这部车搭载的是60度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606km,但是充满之后屏幕显示的续航却是440km。这是怎么回事?
特斯拉官网宣传的续航是CLTC值,而屏幕显示的是EPA值,后者是前者的7折。以前的车型,车主可以在NEDC值(EPA值是它的8折)和EPA值两种显示中间选,现在不能,只显示EPA值,这就造成了宣传和现实的分裂。
一、续航两极分化,温度和速度是关键
▲图片来源:车聚网
12月27日下午13:05,我们从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满电出发,表显续航422km,到达杭州良渚洲际酒店是16:05,表显续航242km,实际行驶了200km。平均时速66.7km/h,因为中间导航让我们下高速在练市镇绕了一下,多出20km行程。
去程表显续航减少了180km,但实际行驶了200km,表显续航达成率来到了惊人的111.1%!我们知道特斯拉表显续航准,基本可达1:1,但没想到会“反向虚标”。总结一下原因:气温高达14-15℃,对电池非常友好;速度只有66km/h,能耗一度低至10度电/百公里。
因此我们决定提前返沪,测试一下低温工况。
▲图片来源:车聚网
12月28日清晨,杭州的气温只有1℃,说话能看到明显的白色哈气,体感非常冷。整备好车辆,并拍了短片后,我们一行四人开始返回上海。
返程前段非常通畅,最高时速一度来到126km/h,因为直播间的观众一直督促我们顶着最高限速开。车聚君感受到了李斌的同款压力。
后段接近上海时,突然高速上出现了大雾。不少车辆很开始打双闪。我们也按规定把速度降到了80km/h左右。这导致返程的平均时速也没想像的高。
7:36杭州良渚洲际酒店出发,10:10到达上海千禧海鸥酒店,历时2.57小时,行驶了186公里,平均时速72.4km/h。
▲图片来源:车聚网
其实,我们开的一点不慢。除了大雾,到上海后又送两位媒体老师回家,中间有了两次短暂停留,也拉低了均速。所以你看,我们感觉是在顶着120km/h尽力跑,但最终结果只有72km的时速。
所以,关于高速“平均时速之谜”大家不用再纠结了。
杭州返程时表显续航为231km。已知前一晚到达杭州时,续航是242km;室外停放一夜耗用了7km,整备又耗用了4km。到达上海时,续航显示22km。这样返程「行驶期间」表显续航减少了209km,结合实际行驶的186km,这段的表显续航达成率为:89%,宣传续航达成率为:62%。
纵观整段往返杭州的测试,全程行驶了386km,表显续航从422km降到了22km,减少了400km。这样,这辆焕新版Model 3的表显续航达成率为96%,宣传续航达成率67%。
所以还是老观点,如果只看表显,特斯拉的续航达成率非常准,接近1:1。但是如果考虑到宣传的CLTC值,那么冬季高速续航达成率只有6成左右。
返程途中,我们顶着120km/h开时,算过一次续航达率:59%。和三年前试驾上代Model 3时的结果几乎一致,那时是58%。
▲图片来源:车聚网
充电结果:5%-99%用时整整1小时。电量5%时,充10分钟补航110km。这里V3超充桩,最大功率250kW。如果是在120kW的V2桩,从55%充到100%,用时50分钟。
所以,V3桩确实比V2桩快很多,但和最近发布的800V超快充的新车比,明显逊色不少。比如极氪007,充电15分钟最长可补航610km。
只能说:不是特斯拉不努力,是中国新势力太给力。
二、机械素质优秀,软实力开始落后
焕新版Model 3还是非常好开的。
▲图片来源:车聚网
这种运动基因的车,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着迷感,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它的缺点。上次有这种鲜明操控性的车,还是82万的Eletre(参数|询价)。
优点:机械素质优秀,无论加速、刹车、转向,表现都是一线水准,基本是车随意动,指哪儿打哪儿,手感和脚感都很扎实。特别是底盘对震感的过滤,更加充分;噪音的传递更加克制,整体表现大于等于BBA同级水准。
和上一代的Model 3相比,操控不再生硬,明显增加了舒适性,说明在向中国主流用户的驾乘感受靠拢,这得点赞。
▲图片来源:车聚网
NVH在城区中低速行驶时,表现良好,比上一代有明显改善,主因是采用了米其林e·Primacy轮胎,专为电动车设计,比之前的韩泰轮胎静音性更好。只是到了高速上,时速超过100km/h时,风噪还是略大。
后排纵向空间,相比同价位车型偏小;座椅在长途驾驶中不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只是舒适性还有明显提升空间。
真正的槽点有三个:
▲图片来源:车聚网
第一,方向盘左侧的「方向键」非常不好操作,受到车内人的一致差评。主要问题是:在转弯过程中,想改变方向时,这时打灯变得异常困难,不得不低头寻找。
另外在快速变道时,本来已经找好了时机,准备打灯时还得瞟一眼方向盘,可能只用了半秒钟,但后车已经快速跟上,可能会错过一个匝道口而浪费更多时间。
第二,车机系统落后。导航不知什么原因,中途让我们下了高速,多走了20公里。人机对话没有语音唤醒,只能用手按方向盘右下角的激活键。
这在2023年,有的中国品牌都能实现6音区分别控制的背景下,显得过于古老了。
▲图片来源:车聚网
第三,主副驾门板底部,采用了纯白内饰,很容易挂上脚印。不理解特斯拉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什么?黑西装配白袜子?既不美观,又不实用。
除了教育消费者,最好还要多听一下消费者心声。
三、智驾有所修正,没有FSD明显落后
这辆Model 3具备了FSD硬件能力,但没有购买6.4万的软件。所以只能试它的Autopilot。
▲图片来源:车聚网
这是一套只相当于L2水平的辅助驾驶,相比国内主流新势力已经落伍很多。甚至比车聚君7年前的Model S(参数|询价)都要弱,不能实现「打灯变道」功能,每换一次车道,AP就会自动退出,还得重新开启。
对了,因为换挡拨杆移到了屏幕上,焕新版Model 3 AP的开启方式是:在屏幕有方向盘灰色标识时,双按方向盘右侧滚轮。
所以,这套Autopilot用起来,感觉非常基础;而且「离手警告」不太准,明明有手搭扶在方向盘上,系统突然就来了红色警告,不得不去服务区停车重启。
▲图片来源:车聚网
这套L2的辅助驾驶,使用了100%纯视觉方案,没有任何雷达,包括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进步是,当右前车压线时,己车会及时带一下刹车,侧向识别更灵敏了。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屏幕能及时显示行人、二轮车、以及路边的雪糕筒――当然,有时会把隔离柱也显示成雪糕筒。
视觉方案遇到了三个挑战。
第一个是去程时,车道内的左侧有一个蓝色的方形物体,体积还不小。车内的人看到了,但AP没有任何反应。车聚君向右微微动了一下方向盘,没有碰到该物体。至今也不确定那是什么,如果是金属体且当时没有人工干预,不知会是什么情况?
▲图片来源:车聚网(示意图)
第二次是,我们返程时在沪昆高速最左车道行驶,突然前方有一小段施工,有几十米的雪糕筒侵入了车道约1/3,同时还有一个施工人员挥动着小旗。这个场景不常见,但偶尔还是会遇到,堪称所有智驾系统的噩梦。
当时,焕新版Model 3是什么反应呢?
它有明显刹车反应,这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刹车时机明显偏晚,车内两个媒体老师都开始大声喊叫了,车聚君不得不一边紧握方向一边准备随时重刹,还得安慰他们:已经做好随时刹车并变道的准备了(余光已经看好右侧无车)。
最后肯定是有惊无险,系统踩刹车的瞬间,驾驶员也跟着人工刹车并快速向右变道。以车聚君开了六年特斯拉的经验,这并不是一个危急情境,只是对车上没开过特斯拉的乘客有些惊吓。
▲图片来源:车聚网
结论是:这套版本为V11.1的AP,对车道内的修路场景有了明确识别,只是作动时机偏晚,而且没有实施传说中的紧急避让功能。
这可能是特斯拉在努力平衡机器操控和人工操控优先权的一个结果,毕竟NHTSA一直在调查它的事故。它不得不收敛激进的机器干预策略。
第三个是,在返沪途中突遇大雾,旁车纷纷减速并打开双闪。但我们这辆处于AP状态的Model 3并没有主动减速。车上的媒体老师发出灵魂一问:视觉系统看不到大雾吗?
总体感觉,特斯拉的智驾只是够用水平,纯视觉方案还有不少corner case需要完善,整体已明显落后于国内主流新势力。或许只有等它的FSD实际落地后,才能重新回到赛道上和竞品们一较高下。
车聚小结
关于CLTC续航显示问题,呼吁有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至少保证车辆能显示与宣传值一致的续航里程,避免让不熟悉电动车的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更换CLTC值,推出更加准确、媲美EPA值的续航标准,让消费者能理性选购,放心用车。
毕竟,我们已是新能源大国,渗透率已达40%,电池技术与补能方案也一日千里,是时候去除粉饰,回归真实了。这也是一种自信。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回到车辆。这次实测只开了400km,但这辆焕新版Model 3的机械素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上代有明显提升,配得上「焕新」二字,同时继续树立了中国品牌学习的新标杆。
但在驾舱的人体工学设计、人机对话、智能驾驶等软实力方面,特斯拉明显落伍了。2023年前11个月,Model 3在华平均月销1.2万辆,成绩仍然不错,但相比于自己巅峰时动辄上3万的盛况,明显乏力了。
2024年是个分水岭,如果FSD能落地并在实践中确实如宣传的那样好用,特斯拉仍是带头大哥之一。如果不能,可能一鲸落万物生。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7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