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的问题,以下是电脑知识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动物诗句
【《佳人》】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诗文解释】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的尸骨都无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罗袖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诗文赏析】
本首诗作于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在此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象的。因此,本诗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
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笔兴」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可谓佳作。
句解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有一位盖世无双的绝代佳人,幽居在空寂的山谷。她说自己本是世宦人家的女儿,如今却沦落山野,与草木相依。开头两句点题。上句言其貌之美,下句言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绝代”,冠绝当代。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以上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死后连尸骨都不得收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指长安。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应上文之“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世态人情总是厌恶衰落,万事都如风中的烛火飘忽不定。娘家中落之后,轻薄的夫婿也看不起我了,新娶了一个美貌如玉的妇人。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夜合花还知道朝开夜合,鸳鸯也都是同飞共宿。那负心的人,他只看得见新人的高兴欢笑,哪听得见旧人的悲痛啼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合昏”,即合欢,一名夜合,其花朝开夜合,故云“知时”。“鸳鸯”,鸟名,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泉水在山间时是清的,出山以后就浑浊了。唉,世人该如何看待被遗弃的我?为买口粮,丫环替我变卖了首饰回来了,草棚漏雨,我和她一起牵引藤萝,修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本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之同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之在山,无所挠其清。佳人之夫出山,乃随物流荡,遂为山下之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我信手摘了一枝花,却没心思插上鬓发;只是常常把那柏枝拣个满把。天冷了,太阳落了,她穿着单薄的翠衫,静静地倚着那修长的竹树。
末两句以写景作结,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动”,每每。“掬”,把,两手捧取。
评解
以弃妇为题材的古典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卫风》中的《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
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见弃于夫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日暮倚修竹的作者是谁?
《日暮倚修竹》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R5XJlUVtWiSu8mPQ4EXZA
《日暮倚修竹》作者是淳于音歌,是在红袖添香网连载的言情小说。
庐山杂兴文言文答案
1. 《庐山草堂记》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翻译:
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地方最美,又是庐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恋恋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面对香炉峰,下近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积大小,完全与心意相合,与财力相称。打开北边的小门,使凉爽的风吹进来,避盛暑;把屋脊南面盖得高些,让阳光照射进来,防备严寒。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涂泥就可,不必用石灰白粉之类粉刷。砌台阶用石头;糊窗户用纸,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一切全都和草堂的简朴格局相称。屋子里设有木制椅榻四张,素色屏风两座,还有漆琴一张,和儒、释、道书籍各三两卷。 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做了草堂的主人,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随意浏览旁边的竹树云石。从早到晚,美景很多,来不及一一观赏。看了一会儿,由于清幽景物的诱发,性情也随之变得恬淡;环境适宜,心情平和。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平静安适,住三个晚上以后,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也不知是如何进入这种状态的。 自问其缘故,回答说:这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积约十丈,中间有平台,是平地面积的一半,平台的南边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积比平台大一倍。环绕着水池多是山竹、野草,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了一个山石间的水沟,石涧两旁有古松、老杉,树身粗大的将近十人合抱,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长枝条上摩云霄,低垂的枝柯轻拂着潭水。像旌旗一样竖立,像车盖一样张开,盘曲伸展如龙蛇游走。古松下多灌木丛,茑罗枝叶蔓生,互相纠结交织,互相承接遮盖,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时的气候,仍像八九月的秋凉时节。地下铺着白石做为出入的信道。草堂北边五步远的地方,凭借高崖积石作为假山,在空凹处卡进小土堆和土块,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其上。绿荫浓密,红色的果实繁多,也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四季都是这个样子。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树,就这飞泉和植茗来烹茶,若被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终日不去。草堂东边有一座瀑布,清水悬挂三尺高,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从早到晚,就像洁白的绸子,要是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珠玉琴筝的声音。草堂的西边,靠近北面山崖的右侧山脚,用剖开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这些竹管如脉管一样分出水流,细水从上流下,像细线一样悬挂空中,从屋檐灌注到水池里,连接不断像成串的珍珠,细微水点飘散的样子像雨露一般,水一点一点地往下落,随风远去。那附近望得见、走得到的地方,春,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炉峰的白雪。阴晴明暗,黄昏早晨的烟云隐现,千变万化,不可详尽记述,细细说来,所以我才说这里的景色是庐山第一! 唉!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间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张竹席,而生活在当中,尚且免不了有骄傲自负之态。何况是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草堂周围的美景纷至沓来,激发人的思想感情,接触什么样的景物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想当年东晋高僧慧永、慧远、名儒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离开,虽然与我现在相距久远,但我知道他们心里也是因为这庐山的美景啊! 更何况我从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或者朱色的大厦,只要在居所住上一天两天,我总是要搬少许土做个台子,聚集一些卵石来筑座假山,再环绕个小小的水池,可见我对山水的癖好已经到了如此无可救药的地步。 一旦命运不顺当,被贬来辅佐九江郡守,郡守以宽厚来安抚我,庐山以他神奇的美景对待我,这简直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空间,我终于能得到自己的最爱,还有什么好苛求呢?只不过我为闲散的官职所束缚,未能完全摆脱牵累,时去时回,没有闲暇安宁地住下来。等到哪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职任期满了,外出做官还是在家不仕,都能顺遂自己的心意,那么一定会左手牵着老伴和孩子,右手抱着古琴与书本,终老在此,以完成我一辈子的心愿。我发誓,清泉白石可以做我盟誓的证人。 在三月二十七日,我刚搬到这新居草堂;四月九日,和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以及东林寺、西林寺的长老大德凑、朗、满、慧、坚等二十二人,准备了斋食摆设了茶果点心来为新居行落成典礼,于是写下了这篇《草堂记》。
2. 关于《庐山草堂记》的文言文阅读题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
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
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
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
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注解:①逾:跳过,越过。
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文]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
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
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娑。
7."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
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2分) 8.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2分)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9.分别解释 [甲] [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4分) 10.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2分) 11.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分) 12.[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2分) 13.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7、(2分)《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
8、(2分)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自此"后断一处不扣分) 9、(4分)溯:逆流而上。蹊:小路。
及:到,达到。旦:早晨。
10、(2分)"竖"、"张"、"走" 11、(2分)"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 12、(2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有"山间之四时也"一句不扣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3、(2分)介于香炉峰(或"山峰")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
(境:地方 胜:美好的,优美的 绝:最,极 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给全分。)
8.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观山水之美景(16分)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
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
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
③“舂”通“冲”,下坠。 [乙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②戛(jiá):摩,摩娑。 7.“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
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2分) 8.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9.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4分) 10.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2分) 11.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分) 12.[乙文]中。
3. 关于《庐山草堂记》的文言文阅读题
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
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
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
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
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注解:①逾:跳过,越过。
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文]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
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
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娑。
7.“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
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2分)8.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2分)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9.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4分)10.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2分)11.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分)12.[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2分)13.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7、(2分)《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
8、(2分)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自此”后断一处不扣分)9、(4分)溯:逆流而上。蹊:小路。
及:到,达到。旦:早晨。
10、(2分)“竖”、“张”、“走”11、(2分)“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12、(2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有“山间之四时也”一句不扣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13、(2分)介于香炉峰(或“山峰”)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
(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 绝:最,极 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给全分。)
4. 食河豚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供参考:
《五杂俎‧食河豚者》:“有客于吴者,吴人招食河豚。将行,其妻孥尼之,曰:‘万一中毒,奈何?’曰:‘主人厚意,不可却;且闻其味美也。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何害?’既及席,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也。徒饮至夜,大醉。归,不知人;问之,瞠目不答。妻孥怖曰:‘是河豚毒矣!’急绞粪汁灌之。良久酒醒,见家人皇皇,问所以,具对,始知误矣。”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5. 文言文游江和《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原文】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 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 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注释】 修竹:茂密修长的竹子 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 学者:做学问的人 诚:的确 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的思考或欣赏。 【翻译】 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和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
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 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鱼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和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 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
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我认为,做 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共7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属: 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三、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9分)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4分) (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3)处处志之 志: (4)欣然规往 规: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17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
6. 请问谁能把小学所学的所有古诗说出来
1~6年级(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27.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
28.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30.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张继
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3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7.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40.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
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43.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44.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45.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
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6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6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69.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这是我的答案!!!
关于春竹子的诗句古诗
1.关于春天竹子的诗句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关于春天的竹子的诗句,y
1)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竹十一首•其九》 2)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竹十一首•其八》 3)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竹十一首•其十一》 4) 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竹》 5)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6)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竹楼宿》 7)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东楼竹》 8)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
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
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题竹》 9)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10) 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
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问移竹》 11)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12)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13)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14)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15)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
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洗竹》 16)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斑竹》 17)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
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 《竹窗》 18)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池上竹下作》 19)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
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
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竹》 20)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竹枝曲》 21)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竹》 22) 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
《忆梦得》 23)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竹枝词四首•其一》 24)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咏竹》 25) 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
《竹十一首•其十》 26) 寺前新笋已成竿,策马重来独自看。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
《头陀寺看竹》 27)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题竹》 28)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其六》 29)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李次云窗竹》 30)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别桥上竹》 31)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栽竹》 32)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33) 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
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34) 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
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绕着朱栏。
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移竹》 35)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画竹歌》 36)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题画竹》 37)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即事》 38)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其七》 39)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对竹》 40)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41) 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
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
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竹》 42) 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
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移松竹》 43)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 44) 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
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 《好事近》 45)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玩松竹二首》 46)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其四》 47)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苦竹》 48)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绿竹引》 49)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岸,。
3.【关于竹子古诗】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
4.【关于竹子的古诗一首】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5.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6.关于竹子的古诗
1、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原文选段: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释义: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2、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原文选段: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3、清代:郑燮《新竹》
原文选段: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唐代:李贺《竹》
原文选段: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释义:
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5、唐代: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原文选段: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释义: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7.推荐20首关于“竹子”的古诗
1、《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唐杜牧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2、《题郑常侍厅前竹》唐贾岛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3、《枕上闻急雨》宋陆游枕上雨声如许奇,残荷丛竹共催诗。
唤回二十三年梦,灯火云安驿里时。4、《题画三首》明唐寅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
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5、《醉里》宋白玉蟾道人天地便为家,惯见溪山眼不花。
竹月光中诗世界,松风影里酒生涯。醒时吟笑扬州鹤,梦见常骑月府蟆。
是则官家縻好爵,此生只合饭胡麻。6、《夜宿山庵》宋陈必复扣宿精庐旋启扉,佛香未冷坐多时。
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
起看犹有残窗月,春雪满山啼子规。7、《题乾明寺壁》宋陈造不待车轮四角生,欲行还驻为交情。
又成一笑渌樽晚,诗卷竹风相与清。8、《环翠亭》宋陈知柔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9、《次韵郑佥判》宋方岳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
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
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闲。10、《即事》宋方岳荒烟疏树野人家,竹外寻诗一迳斜。
出鸟亦知人意思,忽翻残雪啄梅花。11、《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宋韩元吉诗翁爱竹有佳句,诗就移官可奈何。
密叶岁寒应更好,賸来和雪看婆娑。12、《新居觅竹栽》 宋姜特立觅橙曾有句,乞竹可无诗。
好轰东南干,同为风月期。根丰宜地力,萌达趁春时。
他日如相过,清阴满酒卮。13、《再和雁湖十首》宋李壁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闲。13、《和渊老妙现之什》宋李弥逊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14、《秋日闲居二首》宋潘玙诗困权时卧竹窗,梦闲随雁到衡阳。
觉来落日窥帘影,茶鼎松风泼鼻香。15、《静治堂书怀》宋史安叔长揖薰风咏式微,譸张山鸟怪儒衣。
竹君伴我寻诗瘦,梅子从谁学道肥。先自宦情如雾薄,可堪乡梦与云飞。
支林堂下波光好,鹭笑鸥嗔胡不归。16、《题思泉庵》宋王柏一时人物久飞仙,诗竹和庵尽变迁。
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17、《和麟老韵五绝》宋王炎诗清虽为竹庵编,禅妙元从佛眼传。
用处纵横能杀活,匣藏不肯试龙泉。18、《寄朱仰之》宋王洋年齐甲子性同宜,想见论文更不疑。
小约同行先具酒,且推独步放君棋。庭前雁鹭能堪否,堂下龟鱼暂付谁。
好向蓝田报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诗。19、《寄饯东麓赵赞府之官湖南》宋杨公远忆昔鸣驺闯草庐,欢然把酒话襟期。
自从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阳节过时。江左英贤姑佐邑,湖南松竹助哦诗。
饯违不及空惆怅,傥或逢梅寄一枝。20、《龙云寺次罗竦韵》宋杨寅路转羊肠望眼舒,篮舆更入道人居。
千林黄叶新霜后,四面青山夕照余。幽梦乍惊鱼鼓响,小诗闲向竹窗书。
炉烟茗碗匆匆话,已觉人间万象虚。
8.竹子的诗句古诗
关于竹子的古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以上就是小编电脑知识网对于修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246好彩天天免费资枓大全蓝月亮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