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40岁以上的不上班都干什么去了?除了摆摊、开店、自媒体,还有你不知道的赛道

你好,我是包小可。

十年前,我当时只有24岁,刚刚进入一家国有企业。那时我注意到,周围的同事几乎都在30岁以下,而领导们大多是1982年至1986年出生的,也就是28到32岁之间。很少见到三四十岁的职场人士。

我当时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三四十岁的人究竟去哪里了呢?

如今,职场环境已经改变,30岁以上的人群已成为主流。以我之前的工作单位为例,尽管所在部门年轻人较多,但现在环顾四周,发现大多数同事都是30岁以上了,还有一批80后已步入中年。

35岁以上的人面临着诸多职场挑战:被裁员、被淘汰,甚至在职场中受到歧视和冷落,晋升机会也大幅减少,令他们在职场上举步维艰。

而当延迟退休至60岁以上的政策出台后,这些人感到更加焦虑:接下来还有30年该如何应对工作呢?

 
35 岁,40岁以上的不上班都干什么去了?除了摆摊、开店、自媒体,还有你不知道的赛道
 
01
 
三四十岁不再工作的成年人都在做些什么呢?

有人好奇,失业后该怎么办?有网友幽默地表示:

在二十多岁时,常见的逃避方式有三种:考研、考公务员、考编制;
如果这些都未能如愿,接下来就会尝试创业:摆摊、开店、自媒体;
若是生意失败,就会转向铁人三项:外卖、快递、滴滴出行;
如果依然无法支撑,就转行成为吉祥三宝:保安、保洁员、保姆。

实际上,除了这些常见选择,还有很多你可能不太了解的路径。以下是我了解到的,35岁以上不再上班的人们正在从事的工作:

A:一位35岁的男性,失业已达一年,曾在计算机行业担任软件测试工作,现在则成为一名自媒体撰稿人。他自称为自由撰稿人,向多个网络平台提供内容。

B:一名39岁的女性,曾任教英语10年,目前同时兼任四份工作。第一个兼职是与教育相关的短期项目,例如外国语学校的升学辅导,持续三个月,主要帮助学生进行考前冲刺和考后专业选择;第二份兼职则是投资一家社区AI智能学习室。第三份兼职是参与一个国货供应链,主要经营简约风格的服装和一些高品质的护肤品、日用品,做了五个月,每月收入约2000元。她认为这个副业是她目前最有信心做好的一项,因为其产品和模式都经过了严格检验。最后一份兼职是从事自媒体工作,目标是制作接单号,将引流与销售、创业结合起来。

C:一位40岁的女性,曾是体制内的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学校工作压力过大,无法兼顾家庭,最终决定辞职转行做养老规划师,担任销售服务岗位。她提到,许多同事的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

D:一位41岁的男性,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国家政策支持此行业,他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他表示,自己并不担心被替代,反而随着经验的增多,市场需求愈发旺盛。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不容易失业的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很多人对这一行业还不太了解,因为它既新颖又独特,人才供不应求,并且可以考取从业资格证书。

此外,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兴职业,比如陪诊师——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一职业逐渐成为热门需求,人才缺口较大。还有整理收纳师——自2021年被纳入新职业类别,工作时间较为灵活,收费大约100元每小时,通常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中高收入家庭和单身女性。

02
 
上班并不是唯一的赚钱方式

有人认为,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

“在尝试了四份兼职后,我意识到,失业并非完全是坏事。如果不是因为失业,我可能永远不会探索其他赚钱的途径。”B这样说。

“所谓的中年恐慌论,其实是一些中年人用来吓唬另一部分中年人的话。”

我们每天按时上班,多年养成了“打工”的习惯,突然不再上班时,仿佛失去了唯一的出路,难免感到失落、痛苦和抑郁。

实际上,35岁以上的职场危机主要是针对打工族。几百年来,年轻力壮的人更受资本青睐,年龄增大往往被视为劣势。

然而,35岁以上的人在体力和智力上依然保持良好,经验也相对丰富。社会上依然存在许多需要经验和阅历的工作,如果抓住机会,前景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中年创业成功的案例:马云在39岁时才开始创业,任正非43岁创办华为,宗庆后42岁白手起家,最终三度成为中国首富。

你或许会说,时代已经不同。确实,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机会。

正如我所写的:当人民日报开始提倡一天做三份工作时,我们都明白艰难的日子已经来临。一个备受好评的网友评论到:每个时代和周期都有风口行业与产品,关键在于自己和企业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当与房地产行业朋友交谈时,大家多是唉声叹气;而与从事AI和大数据行业的朋友相处时,他们的生活却是日新月异。不要责怪时代和社会,关键在于你在当下的环境中做了什么。

目前,以AI技术为基础的创作、绘图等新兴领域正在各行各业中兴起,成为热门的赚钱方向。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涉及大健康、医疗和养老的产业也将成为良好的赚钱机会。

人人都在呼喊机遇,最终的结果取决于谁能够付诸行动并做好。

最后的寄语

对于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40岁以上的人来说,要保持自己的能量,不被周围环境和网络上的噪音所影响。

虽然当前的职场环境对35岁以上的中年人并不友好,但我们不必气馁。要相信“墨菲定律”的积极作用,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和鼓励。若没有机会,就主动创造机会。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谁说只有打工这一条路可走呢?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181229.html

(0)
上一篇 2024-09-16 16:00
下一篇 2024-09-16 1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