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某某某网红又双叒叕出事了!尽管这样的新闻标题大家都听腻了,可还是拦不住某些网红上热搜的频率。

最近,号称“三代养狗人”的抽象界训狗一哥潘宏再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继上个月给网红小狗艾特洗澡导致其死亡引发巨大争议后,这次潘宏又和狗主人杠上了。
上次是艾特,这次是神州,虽然小狗没事,可潘宏却摊上事了。

01 天价赔偿合同,把潘宏架在火上烤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经历艾特事件,潘宏看来是真的怕了。
这次他不是因为“抽象训狗”又惹争议,而是居然要和小狗主人签订一份“天价赔偿合同”。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在2月8日这一天,一位来自河北省的鲍女士向媒体吐露了她的困境:她渴望从潘宏手中重新获得自己的爱犬“神州”,然而,潘宏却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想要回小狗,就必须签署一份合同。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鲍女士曾拥有一只名为“神州”的3岁阿拉斯加犬,这只狗狗平时性格温顺,但去年10月却突然性情大变,不仅咬伤了她自己,还攻击了家人。

对于宠物而言,犯错后接受教育是必要的。因此,在朋友的推荐下,鲍女士联系上了在训狗界享有盛誉的“潘宏爱玩狗”,希望他们能帮助“神州”改过自新。

潘宏何许人也?他因成功调教过多只恶犬而在抖音上积累了1660万粉丝,成为了训狗界的网红。这条赛道可以说是他一手开辟的,其地位难以撼动。

在他的视频中,那些曾经咬人或脾气暴躁的狗狗都被他运用各种独特的方法驯服得服服帖帖。然而,他的训狗方式也因其过于独特和有时显得过于粗暴而饱受争议。

潘宏自信满满地表示,没有他驯不服的狗。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只狗无法在他的训练下变得温顺,那么它可能就不再适合继续饲养了。而鲍女士则认为,与其让狗狗接受安乐死,不如放手一搏,或许潘宏真的能让“神州”改过自新。

值得一提的是,潘宏训狗从不收取费用,只要求主人承担托运费用。因此,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鲍女士将“神州”送到了潘宏的训狗基地。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当“神州”落入潘宏的怀抱后,迅速跻身网络红犬之列。潘宏曾上传了一段标题耸人听闻的影片,名为“咬破主人头顶的奇迹”。
由于言辞夸张且训练手法显得模糊抽象,该视频迅速走红,播放量激增,点赞、评论与分享总数在极短时间内突破了两百万大关。
然而,这段视频未经鲍女士同意便使用了她的受伤照片,这不仅未为她带来同情,反而招致了大量网友的戏谑与攻击。鲍女士内心深感不悦,却只能默默承受。
随后的故事众人皆知。潘宏在为一同成为网络红犬的“艾特”洗澡时,不幸导致“艾特”死亡。
此事件迅速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尽管有人为潘宏辩护,但他因采用暴力手段训练宠物而遭到全网谴责,甚至被冠上了虐待动物的标签。
鲍女士担心“神州”重蹈“艾特”覆辙,毅然决定将其取回。
此时,潘宏的团队却拿出一纸合约要求她签署。合约规定:若鲍女士上传任何关于“神州”的视频,无论是用于直播、带货还是广告合作,均需支付一百万元的赔偿费用。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为了取回自己的爱犬,竟面临种种苛刻条件,一旦违约则需支付高达百万元的赔偿。此协议一出,网络舆论瞬间沸腾。

部分网友力挺潘宏的立场,认为其做法合理;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他侵犯了狗主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指责其行为霸道无礼。

面对此景,鲍女士愤慨难平:“他擅自用我的狗拍摄视频、接广告获利,从未征得我的同意。如今,我仅想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就要承担百万赔偿,这简直是欺人之谈!”

对于为何设定如此严苛的条款,潘宏的团队回应称:“潘宏在‘艾特’事件后承受了巨大心理压力,担心若将‘神州’归还给您,您继续拍摄并上传相关视频,可能会不慎将‘神州’与‘艾特’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舆论风波。”

潘宏团队进一步提出:“我们可以等待一两个月,待此事热度减退后,即便不签署合同,也会将小狗归还给您。”

对此提议,鲍女士表示难以接受:“在这延迟归还的期间,万一小狗遭遇不测怎么办?”她坚决表示将采取法律途径来重获她的宠物。

02 潘宏“抽象训狗” 注定争议缠身!

要全面剖析这场“巨额赔偿协议”的纷争,我们需从网络热门话题——宠物犬“艾文”的不幸离世谈起。

时间回溯至2025年的初春时节,潘宏在一次网络直播中尝试为他的网络红人宠物犬“艾文”进行清洁护理。

潘宏,这位凭借训练犬只而声名鹊起的网络名人,在处理那些曾展现出攻击性的犬只时,总是显得尤为得心应手,这一次,他几乎动用了所有娴熟技巧,只为完成这场直播中的洗浴任务。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为了确保“艾特”在清洁过程中保持安静且行为规矩,主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包括使用束带与胶带将犬只的口部紧紧包裹,甚至额外加上了防护罩。然而,在清洁过程中,艾特突然停止了所有动作,最终不幸离世,而这一系列事件恰好被直播全程记录。

潘宏的这种训练手段,即便是对于那些对宠物无特别情感的人而言,也显得过于极端,更不必说那些热爱并珍视宠物生命的人们了。这一事件在当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了广泛的愤怒与谴责。

关于此事的争议,网络上形成了两大阵营:

反对者严厉指责这是虐待动物的行为。一部分网民注意到,艾特的嘴角留有血迹,双眼泛白,迹象显示可能因窒息而死亡。同时,他们质疑了潘宏的洗澡方式,认为作为雪橇犬种的阿拉斯加天生耐热性差,而潘宏在温暖的东北室内使用热水为其洗澡,并用胶带限制了其呼吸。加之“艾特”年事已高,这一系列因素可能共同促成了其因高温、呼吸困难而突发心脏病致死。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持支持潘宏的立场,他们认为潘宏接手的多为具有攻击性的恶犬,这些犬只因咬人或难以驯服而危险。他们认为,潘宏所采用的看似暴力的训练方法,实际上是在以更为强硬的方式纠正不良行为,是在拯救这些狗免于被遗弃或遭受安乐死的命运。此外,他们还提出,艾特本就存在健康问题且年迈,洗澡时发生的悲剧可能纯属意外,责任不应完全归咎于潘宏。

尽管潘宏后来发表了道歉声明与解释,声称捆绑是为了防止咬人行为,艾特的死亡是心脏病发作所致,但争议并未因此消散。许多人认为他的道歉并未触及训练方式的根本暴力性,未能充分回应公众的关切。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这一次,“巨额赔偿协议”再次将潘宏置于舆论的焦灼之中。他如此行事究竟是否恰当,网民们的观点依旧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

支持潘宏的一方坚信,潘宏坚持签订此合同,旨在保护自身免受狗主人可能的流量利用之虞。
毕竟,“神州”在潘宏的悉心训练与积极推广下,才逐渐成长为网络热门宠物。若鲍女士领回小狗后,借其博取关注或进行直播带货,一旦发生任何意外,舆论的压力很可能再次集中于潘宏身上。
鉴于潘宏当前正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可能使其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另一部分网友则揣测,狗主人或许从未打算找回“神州”,而今见其名声大噪、价值不菲,便心生贪念,意图借此获利。倘若“神州”依旧平凡无奇,恐怕早已难逃被“安乐”的命运。

然而,反对潘宏的观点则指出,他的行为无疑是对狗主人权利的侵犯。
“神州”作为鲍女士的宠物,她拥有对其处置的完全自主权。
尽管潘宏训练狗狗不收费,但利用“神州”制作视频获取流量,实际上已构成了间接获益。他未经主人同意便拍摄视频,如今却要求狗主人签署这份“天价赔偿协议”,这种做法显得有失公允。
问题的核心在于,尽管潘宏的初衷可堪理解,但协议条款过于严苛。
竟规定狗主人连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都需支付高额赔偿,这无疑是对鲍女士合法权益的侵犯,令人感到其标准的双重性。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潘宏的驯犬手法历来饱受争议,众多人质疑其以虐待犬只为手段,博取网络关注。如今,他更借助合同条款对犬主实施行为约束,这一举动难免令人揣测,他是否正将宠物作为赚取流量的工具,进行某种形式的“宠物绑架”。

即便撇开这起“巨额赔偿合约”风波不谈,潘宏所推崇的“另类驯犬”业务,其本质注定了将长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终将面临公众审视的雷区。

核心问题在于,潘宏的驯犬方式仍旧根植于强制与暴力,远非基于科学理解与正面引导的训练之道。诸如“火龙果”(致使犬只伤痕累累、口吐鲜血)及“心肺复苏”(以勒晕再复苏的极端手段训练)等手法,仅从名称便足以感知其极端的性质。

此类方法虽能短期内让犬只表现出顺从,但实则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反而可能加剧犬只的应激反应与攻击倾向。真正的科学驯犬,应建立在深刻理解犬类自然行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有效沟通、甄选适宜的训练技巧及规划合理的训练计划来实现。

反观潘宏所采用的暴力手段,虽能短暂吸引眼球,却因其背离人性与动物福利原则,而注定是一条充满争议、难以持久的道路。

“训狗一哥”潘宏又出事,要求主人签“百万赔偿合同”,这事你站谁?

从潘宏的爆红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推动力并非广泛认同此类驯犬方式,而是此类场景触发了公众的猎奇心理。

观众浏览他的视频,更多的是出于娱乐和寻求刺激的目的,目睹猛犬在极端手段下展现出的顺从,从而在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满足感。

尽管潘宏的初衷可能是出于善意,且确实对许多恶犬的命运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种扭曲的流量文化不仅给狗带来了伤害,也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漠视态度。

若潘宏持续依赖极端手段吸引关注,类似的争议无疑将层出不穷。为了构建可持续的流量基础,他亟需调整驯犬策略,尊重动物的自然习性。同时,他也需整顿与狗主人之间的合作模式,确保不再重蹈“巨额赔偿协议”的覆辙。

“巨额赔偿协议”事件,实质上是一场流量利益与权益保护的较量。潘宏担忧狗主人借其流量牟利,而狗主人则感到自身权益遭受侵犯。双方各自持有合理立场,但同样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361190.html

(0)
上一篇 2025-02-13 15:35
下一篇 2025-02-13 15: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