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众青睐的创业途径多样,其中,开设奶茶小店与加盟快递收发站尤为显著。
仅需承租一间面积适中的小铺,通过加盟快递收发站,便有可能收获过万元的月收入。众多追梦者被“无加盟成本”、“零基础亦可尝试”、“工作灵活自由”、“收益丰厚”等颇具吸引力的低门槛条件所吸引,纷纷投身此行业,成为快递驿站的一员。这些加盟者满怀信心,憧憬着早日达成财务自由的梦想。

然而,理想虽绚烂,现实却显得严酷。作为庞大快递物流体系中的微小一环,驿站作为贴近用户的集中配送节点,其局限性同样显著。它依赖小区内有限的流量,用户消费频率的局限使其难以突破微利的桎梏。
在快递企业竞相压低价格的浪潮中,驿站的日子愈发艰难。以某驿站为例,日均包裹处理量达千件,若每件包裹派送费削减一角或两角,便意味着单日利润锐减数百元。加之租金与人力成本的逐年攀升,以及考核罚款的重压,加盟商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驿站模式的普及,亦引发了一系列矛盾激化——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快递便被径直放置驿站;快递遗失、粗暴处理、送货请求遭拒、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频登舆论风口浪尖。
为调和快递员、驿站与消费者之间的核心冲突,自2024年3月1日起,《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由交通运输部正式颁布实施。该《办法》明文规定,对于未经用户同意即采用智能快件箱或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快递企业,将处以最高3万元的罚款。

仿佛一颗"震撼弹",若各大快递企业能顺利推行"直接送货上门"服务,大多数包裹将直接由快递员送达客户手中,从而绕开了快递驿站这一中间环节。此举无疑将使驿站丧失一项关键收入来源——收件服务,对其本就薄弱的盈利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鉴于此,众多敏感的驿站经营者预感到了"危机"的降临,他们选择在有生力战打响之前抽身而退,寻找新的"守护者"。登录58同城、闲鱼等交易平台,不难发现全国各地正涌现出一股驿站转让潮,转让价格从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转让理由五花八门,从"家事繁忙"、"人手不足"到"工作变动"、"家庭搬迁",乃至"配偶怀孕",均被列作转让的借口。
然而,深究之下,或许只有一个核心真相:这些待转让的快递驿站非但未能盈利,反而面临亏损。
01应需而生的快递驿站曾经拥有无限“钱景”
快递驿站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紧密相连。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从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间,大规模异地件快递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39.5%。再加上“双十一”、“618”等购物狂欢节的持续推动,整个快递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成为了快递行业格局转变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年里,采取加盟制、网络分布更广泛、组织结构和定价模式与电商更加契合的快递公司,在业务量上不仅超越了顺丰、宅急送等直营快递公司,还迅速确立了领先地位。
这一年,申通、圆通、韵达等公司的日均业务量相继突破了100万件大关,中通、汇通、天天也紧随其后。在淘宝新推出的物流平台“各地分仓”一栏中,一家名为百世物流的新公司悄然出现在推荐名单上。仅仅几个月后,百世物流便以闪电般的速度收购了汇通,并将其更名为百世汇通。

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2010年的双十一如约而至,阿里巴巴欣然呈现其首个突破亿级大关的成绩单——2010年双11单日销售额惊人地达到了9.36亿元,平均每秒钟交易额超过2万元,共有181家店铺销售额突破百万,其中11家更是突破千万大关,累计物流订单量超过1000万,与前一年相比实现了近40倍的惊人增长。
此事件标志着电商行业蕴藏的巨大潜力彻底改写了快递业的格局,也是从这一年的双11起,快递行业的“挑战之痛”愈发显著,“爆仓”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
转眼至2011年,双11因“三个11”的巧合而被戏称为“世纪光棍节”,话题热度空前高涨,消费者的热情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双11当日交易额直线飙升至52亿元(淘宝贡献18.4亿元,天猫则达到了33.6亿元),开场仅8分钟便破亿,共有2200多家店铺参与其中,物流订单产生的快递包裹量更是达到了2200多万件,较2010年实现了翻倍的壮举。
然而,这份辉煌的战绩背后却隐藏着未曾预料的挑战。包裹量的激增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包裹,转运中心瞬间陷入了难以应对的困境,几近瘫痪状态。原本承诺的2-4天包裹送达时间,却不得不延长至1-2周才得以逐步消化。这一系列延误、破损乃至丢失的问题,无疑给快递、商家及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考验。

面对挑战,我们积极寻求解决方案。2013年,阿里巴巴携手多家投资机构及顺丰、通达系快递企业共同创建了菜鸟驿站平台。不久之后,顺丰、中通、圆通等主流快递企业纷纷响应,大量资金投入这一新兴领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驿站服务品牌,如顺丰孵化的“驿加易”、中通打造的“兔喜快递超市”、圆通创立的“妈妈驿站”等。这一趋势带给消费者的直接体验是,他们所在社区附近的驿站数量急剧增长。

截至2022年末,全国范围内菜鸟驿站的数量已突破17万大关,与此同时,顺丰的城市驿站、乡村共配站以及驿加易等末端配送站点总计超过18万个,而中通的兔喜快递超市与圆通的妈妈驿站末端门店也均达到了8万以上的规模。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众多创业者纷纷投身驿站加盟的浪潮。以菜鸟驿站为例,其采取零加盟费的策略,加盟商仅需承担包括店面租金、运营中的水电消耗及人员工资在内的基本成本,这看似为创业者铺设了一条金光闪闪的致富之路。
然而,现实情况果真如此乐观吗?
02巨头厮杀沦为牺牲品驿站生存空间被挤压
众所周知,只需在快递驿站扫个码,即可轻松取件,无需额外支付费用。
那么,这些快递驿站究竟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实际上,快递驿站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收件和寄件两项核心服务。快递员将包裹送至驿站后,驿站会负责将包裹上架并录入库存管理系统。消费者通过取件码获取包裹并完成出库后,驿站每处理一个取件可获得大约0.3元至0.7元的收入(不同快递公司给予的每票费用有所差异),而寄件服务则通常每单收费4元左右。这样的商业模式构成了快递驿站主要的收入来源。

因此,快递驿站的盈利状况主要取决于处理包裹的数量。以居住着3000人的社区为例,日均接收100至200件包裹属于较低水平,300至500件为常态,而600至700件则是在旺季时的常见数量。
在常规运营下,若按每日平均500件包裹、每件收取0.6元计算,快递代收的日收益大约在300元左右。此外,考虑到顾客退货需求,每笔寄件服务收费4元,假设日均20笔寄件业务,寄件服务收入可达80元。
综合上述,驿站日常总收入估算为300元(代收)+80元(寄件)=380元/天。据此推算,月总收入约为380元/天*30天=11400元/月。值得注意的是,在如618、双11等大型电商促销活动期间,包裹量可能会急剧增加,导致收入成倍增长,这样的增长幅度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然而,这样的收益与“巨额利润”之间尚存差距。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收益,一种隐蔽的策略被部分快递驿站采用:他们以快递员的身份操作,跳过了快递员这一环节,并从中获取派送费用。
这一“增收”诀窍并非秘密。快递驿站经营者会与上级快递网点协商合作,签订代理协议,独家负责特定区域的业务。在这里,每个包裹的配送员姓名均为经营者或其家庭成员,而所有快递件的收集也直接由他们安排车辆运回。
通过这种“一体化”模式,驿站不仅替代了传统快递员的角色,节省了人力成本,还继续保留了正常收取寄件服务的费用,月收益可高达3-5万元。
然而,“黄金时期”终将结束。随着快递驿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一社区内从寥寥几家的竞争演变为众多站点并存,每个驿站的入库包裹数量急剧减少,其营业收入也随之大幅缩水。

雪上加霜的境况在于,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并扩大业务规模,各快递驿站品牌之间陷入了“无休止的价格战”泥潭(这场战役远未见其终结)。当前,我国快递企业的平均单票收入徘徊在2元至2.3元区间,令人忧虑的是,申通快递与韵达股份的单票收入已降至2.1元以下,令人担忧。
此变化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快递入库成本亦从昔日的5-7毛钱峰值,剧降至当前的2-3毛钱,近乎腰斩。即便在理想状态下,驿站每日派送500票快件,其收入也仅约150元。扣除房租与人力成本后,所剩无几,令人唏嘘。
更为严峻的是,为了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部分快递公司选择不向其他品牌的加盟商提供货物。通常情况下,为了维持盈利,多数驿站需同时处理多个快递品牌的包裹。这一策略无疑为驿站老板们增添了难以承受之重。
顶层市场的激烈争斗,直接波及至基层。那些缺乏“议价权”的驿站,其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
03进退两难吃力不讨好快递驿站的出路在哪?
使加盟商感到更加心寒的是,快递公司的罚款政策变得愈发“严酷”。
随着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压力日益增大,并集中由快递驿站承担时,冲突几乎无可避免。许多快递员为了图方便,未经消费者同意,便将包裹送至驿站。面对那些情绪不佳的顾客,投诉便接踵而至。
据一些驿站经营者透露,只要顾客发起投诉,无论问题最终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罚款在所难免。甚至有时,即便快递已放置于门口,但因顾客未察觉而在平台上标记为“未收到”,投诉记录便自动生成。据统计,每月的罚款金额从数百至数千不等。长此以往,即便全年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也难以维持生计,还需承受

鉴于驿站运营任务的繁重,一旦遭遇发货延误、包裹遗失或损坏等意外,经营者还需独自承担由此产生的损失,实质上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境地。
在沉没成本日益加重的考量下,驿站从业者面临着严峻抉择:是选择停业止损,还是通过拓展业务范围以寻求更多收入。
在闲鱼平台上,来自北京、广东、四川、上海等各地的快递驿站转让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一条都透露出紧迫与期待:“急转中,欢迎上门详谈!”更有诸多优惠条件:“降价一万转让费,附带房租、冰柜赠送,同时协助您与各大快递公司重新洽谈承包协议。”无论是哪个角落,数十乃至上百家的菜鸟驿站正焦急
▲图/闲鱼
同样,一些快递驿站正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通过“多元化经营”策略来应对挑战。例如,菜鸟驿站不仅在快递代收和代寄服务上持续发力,还积极涉足社区团购、广告业务及本地生活服务等领域,以拓宽收入来源;而中通旗下的“兔喜生活”则对小程序进行了革新,升级为“兔喜生活+”,以快递驿站为核心,向周边生活领域延伸,新增了餐饮团购等本地生活服务,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加全面且便利的服务体验。

当前,快递驿站与便利店、水果店、干洗店等业态融合的趋势日益显著,但这种跨界结合尚未凝练成一套可广泛复制的模式。
从蜂拥而入到逐渐淡出,加盟驿站的光环似乎已褪去。但驿站的退场,是否就意味着快递配送服务将有所改善?答案或许并不明朗。
有快递员反映,坚持送货上门在经济效益上并不划算。尽管驿站向快递员收取费用以换取便捷服务,但新规推行后,表面上是减轻了驿站的经济负担,实则可能导致每日配送量大幅减少。加之,仅通过电话联系确认送达就需耗费数小时之久,更何况上门配送还伴随着诸多不可预见的挑战。面对诸如大型校园等场景,学生人数可能高达两三万,逐一电话通知并送货上门显然不切实际。

在当今网购愈发便捷的浪潮中,全国数十万家快递服务中心与数百万名快递人员携手,共同编织出一张覆盖广泛的物流网络。这庞大的体系不仅体现了物流行业的“毛细血管”功能,更是深深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悄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快递服务中心,作为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不应也不应沦为物流竞争中的弃子。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36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