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京东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品质餐饮计划”,诚邀“堂食餐饮商家”加盟,并在2025年5月1日前享受全年零平台佣金优惠政策。
自去年起,京东便悄然试水外卖配送服务,在官方网站“瞬时送达”频道内增设了“美食速递”板块,初期合作商家包括瑞幸咖啡、库迪咖啡、霸王茶姬等饮品品牌,以及袁记云饺、紫燕百味鸡、汉堡王等连锁餐饮企业。
在外界眼中,京东似乎已沉寂多时,其科技、工业板块虽正筹备上市,但更多聚焦于资本层面的布局与规划。业务层面,京东鲜有跨界之举,显得颇为低调。
而今,京东通过零佣金招募策略,明确表达了对外卖市场的强烈兴趣与进军决心,刘强东或将此视为互联网领域最后一场线下战役的号角。
不过,在正式进军外卖市场之前,京东究竟做了哪些铺垫与准备?面对抖音等巨头未能完全征服的外卖市场,京东能否后来居上,实现逆袭?

0佣金,京东闯入外卖赛道
据一位接近京东的内部人士透露给鲸选Pro,京东外卖项目的负责人是郭庆。郭庆曾任职美团系核心高管,在2014年加入美团后,先后负责了美团住宿、门票度假、民宿等业务。2024年4月,郭庆正式加入京东,并随后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一职。
郭庆在美团工作多年,对美团的服务和运营策略了如指掌。此次推出的零佣金策略,或许正是他针对外卖市场现状的“对症下药”。
从外卖佣金率来看,当前主流外卖平台如美团的佣金率普遍为6%-8%,部分商家反馈的综合费率甚至高达20%(含配送服务费)。而京东直接打出“零佣金”的优惠政策,对商家的成本压力形成了精准打击。例如,一家月销售额为20万元的外卖餐饮店,若入驻京东可节省至少1.2万元/月的佣金成本,这对利润微薄的餐饮业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此外,京东强调招募对象仅限“品质堂食餐厅”,这隐含着对食品安全资质和线下堂食服务能力的严格要求。京东试图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来撬动中高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曾于2023年尝试涉足外卖业务,但最终因履约能力不足、用户认知未形成而逐渐淡化。京东的差异化之处在于:它依托“品质外卖”定位和自有物流体系,试图从供给侧(商家)和需求侧(消费者)同时实现突破。例如,京东外卖的首批合作商家包括瑞幸、喜茶等品牌,并通过“京东秒送”服务承诺30分钟内送达,直接对标美团的“专送”服务。
京东此举可能是希望通过高频次的外卖订单来带动低频次商品(如生鲜、3C)的即时零售增长,从而构建“电商+本地生活”的双轮驱动模式。
根据《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到6500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突破2万亿元。京东显然不愿错过这一巨大的增量市场。

达达或将私有化,京东外卖的运力底牌
自2023年起,京东即时零售更名为“小时达”,标志着其进军外卖领域的初步尝试。至2024年5月,京东进一步升级即时零售业务,整合“小时达”与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服务,并成功打通4000个仓储网点与550万零售终端的数据系统,实现“即刻下单,即刻送达”的高效履约能力。
至2024年5月,“京东秒送”已覆盖全国超过2300个县区市,合作门店超过50万家,提供全品类商品配送服务。据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京东秒送”营收达9.3亿元,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尽管规模尚小,但增长势头强劲。
京东秒送的物流资源过剩,为外卖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京东决心挑战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巨头市场地位的核心原因。这意味着,京东外卖无需从零开始构建配送体系,可直接利用现有冗余运力,相较于其他未建立配送体系的竞争对手,其边际成本显著更低。
今年1月,京东宣布将以5.2亿美元私有化达达集团,持股比例从63.2%提升至100%。若该提案获批,达达将被京东私有化并退市。这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是京东为外卖业务提前进行的战略布局。
私有化达达对京东外卖业务具有多重战略意义。首先,京东能更有效地整合达达的配送资源,实现配送效率的最大化。以同城配送为例,达达的配送员能在30分钟内将商品送达大多数区域,这完全契合外卖配送的时效性要求。其次,通过私有化,京东能降低配送成本,增强在外卖市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在加强合作后,京东的同城配送成本降低了约15%。
此外,京东还优化了物流配送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系统,京东能更精准地匹配订单与配送员,提升配送效率。例如,在上海地区的测试中,优化后的配送系统使订单配送时间平均缩短了5至8分钟。
目前,据京东数据显示,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接近130万,累计注册骑手数量达到数千万。随着京东外卖业务的加速扩张,达达的配送网络将形成“外卖+零售”的协同效应。这或许正是刘强东在外卖领域最大的信心所在。

京东能做起外卖吗?
资源层面,尽管京东自2022年第三季度后未再公开用户增长数据,但基于此前数据估算,其年度活跃用户已超过6亿,构成外卖服务的基础用户群。这些用户普遍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品牌忠诚度,与京东追求高品质外卖的战略相契合。加之京东在供应链管理的深厚积累,可为餐饮合作伙伴提供食材集中采购支持,构成其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京东内部,由前美团系高管引领的团队成为外卖战役的关键。郭庆,前美团S-team成员,携其在美团的丰富经验,助力京东规避外卖探索初期的弯路。杨文杰,原美团外卖核心成员,同样为京东外卖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然而,挑战依旧严峻。相较于美团,京东虽在佣金政策与供应链整合上有所优势,但商家对于补贴后费率反弹的担忧及订单转化能力的证明,仍是吸引商家入驻的关键。美团庞大的商家与用户基础,以及用户的高度粘性,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京东当前对用户端的补贴不明确,送餐价格亦未展现出明显优势。
回顾行业历史,即便是短视频巨头抖音,凭借其庞大的流量与用户使用时长优势,以及长期补贴策略,在涉足外卖时亦面临重重困难,最终选择退出。饿了么虽拥有成熟的配送系统,但在与美团的竞争中市场份额不断缩减。
对于京东而言,短期内其资金与物流优势或许能对外卖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但长期来看,能否打破用户习惯及美团的网络效应,仍是一个未知数。京东在外卖领域的表现能否超越抖音的尝试,值得深入观察与探讨。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366658.html